陕煤集团神木柠条塔矿业有限公司
公司试运转以来,深入领会安全生产要义,积极培育安全文化氛围,坚持把安全文化建设融入到安全生产的全过程。历经6年的积累,逐步形成了一整套体系完备的安全文化建设和管理规范。随着安全工作的整体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在现场、在岗位、在流程等诸多方面,逐步释放出了生机勃勃的安全文化力量,统一了全员思想,规范了安全行为,夯实了安全基础,为安全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支撑。截止目前,先后荣获“全国煤炭工业文明煤矿”、“国家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全国煤炭工业企业文化示范矿”、“国家安全高效特级矿井”等荣誉称号。
一、主要做法
(一)培育安全文化氛围。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将“100-1=0”的安全理念作为一切安全工作的灵魂和前提,贯穿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全过程,通过总结、提炼、实践和不断学习先进管理经验逐渐形成了富有柠条塔公司特色的安全文化手册,培育了安全文化氛围。
该手册是集“安全教育与培训管理体系、安全基础管理体系、安全制度建设体系、安全保障管理体系、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体系、安全精细化管理体系、安全预控体系、“三违”管理体系、事故隐患管理体系、安全诚信管理体系、安全文化管理体系和安全目标管理体系”为一体的集大成的安全文化手册。该手册整合了安全管理内涵,形成了十二棱柱管理模式,同时,注重将事后处理转变为事前预防,基本涵盖了安全管理的全部内容,进而实现企业的全方位本安型安全管理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和手段。
明确了安全管理的四级服务体系,即公司服务部门,部门服务基层单位,基层单位服务个人,而部门、基层单位和个人所做的一切工作均是为了服务公司的双向互动服务体系。该四级服务体系的不断延伸和拓展,形成了富有柠条塔公司管理特色的安全文化手册的基本内涵。
将安全誓词置顶,开篇阐述柠司心语,提倡无危为安、人人尽心尽力,无缺为全、事事尽善尽美,明确安全是幸福快乐的第一道防线。
手册共分为三章,将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的核心要义,体现在对安全的认知、对规程的尊重、对目标的追求等方方面面。
在第一篇章“我要安全”中:明确了我是唯一的,我价值无限,我担当大任。使大家明确生命只有一次,岁月无法逆转;而本质安全型矿井的建成,决定着柠司在煤炭行业的安身立命;每个人都是安全的责任者,每个人都负有消灭隐患铲除危险的责任。
在第二篇章“我会安全”中:明确了伟大来自细节的积累。创建本质安全绿色高效的百年基业长青的柠司,必须做到管理零缺陷、系统零隐患、操作零失误、人员零违章、安全零事故。同时告知每个人,必须熟知和尊重每一项安全生产规章,敬畏安全生产制度,遵从各项工作流程。做到身心和谐到位、物品配备到位、情况了解到位。
在第三篇章“我能安全”中:着重将安全文化落地生根。从我享有珍惜、我享有保障、我持有权利等方面,告知大家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从而通过安全文化的三部曲,将安全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规范安全行为的指南。
通过对安全文化的实践,着重以制度管理上求严谨、基础工作体系上求规范、现场管理落实上下功夫为思路,动态管控以“零伤害”为目标;以安全质量标准化、安全生产精细化管理、安全环保基础管理为抓手,以安全管理创新为突破,通过安全教育与培训,做到了安全管理在提升、观念在转变、意识在提高、规范了职业健康和应急管理工作,深化了风险预控体系,做到超前预防,强化现场管控能力,改善矿井安全生产环境、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等方式,做到持续改善安全环境,不断创建人-机-物-环-法五要素相辅相成,打造现代化一流的企业。截止目前,公司安全生产实现“零死亡”,员工综合素质得到了稳步提升;“三违”及事故隐患持续降低,安全文化引领公司前进的方向,为公司的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二)规范安全工作行为。充分发挥安全文化长廊、LED电子显示屏、广播、电视和采掘工作面安全硐室等文化宣教阵地的作用,将安全理念时时处处映照在全员的视线中。突出井下胶轮车运输重点,设置提示、警示、限速、反光等标识,对井下车辆实行月检发牌管理。所有采掘工作面、作业岗位都悬挂安全风险提示、危险源辨识、岗位流程及作业标准等牌板,使安全理念镌刻在全员脑海中。大张旗鼓的开展安全征文、安全演讲、安全事故案例讲评等活动,通过活动诠释安全理念精髓,厚植安全文化氛围,使安全文化成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巨大力量。同时,以企业文化为“纲”,以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生活服务为“目”,将五精管理各项技术贯穿到矿井质量标准化建设和员工行为养成、岗位描述、流程管理等工作中,做到“纲举目张”。定期开展“三基”和“三绝”训练,及时组织技术比武和技术革新活动,制定了员工必须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87条,具体到每一个岗位、每一个细节,使全员的知与行同频共振。细化班前会流程和班前礼仪,规范了员工安全行为,员工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显著提高。
(三)提升现场管理水平。依据现场工作实际,按照循序渐进的思路,突出重点,抓住要害,使五精管理各项技术在现场竞相绽放。结合“六零六有六菜单、五创五美五优化”,将人机系统优化工程纳入安全文化建设范畴,将安全文化建设的触角,由井上延伸至井下,重点在机电硐室作业场所“微环境”建设上找到突破,不仅使五精管理的六项技术在井上下工作现场得到了广泛实施,还使安全文化的力量实现了由表现到实质的体现。同时,扩展安全文化建设外延,按照打造“精品工程”的要求,建成了4处安全文化长廊。南北翼辅助运输大巷线路对标高速公路标准进行管理,综采工作面建成了员工超市,辅助运输车队岗位练兵,均显现出了安全文化工作的效能,使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成为了全员共识,实现了安全质量标准化全面动态达标,2015年被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评为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
二、几点体会
(一)安全文化建设需要贴合实际。实打实,有价值,源自现场,表里如一,全员认同。通过采取员工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方法,使安全文化理念与全员的价值观相一致,从而能够让全员切身感受到:遵从安全文化不仅能实现安全生产还能体现自身价值。
(二)安全文化建设需要实践检验。将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方法量化、可操作化、能触及化,转化成为一种类似于数学或者化学符号的十二棱柱管理法和100-1=0的安全理念,将无形之“虚”转化为有形之“实”,让思想的符号跳跃在人们的思维中,使之能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通过高标准、高质量的具体实践,达到我要这么做、我会这么做、我必须这么做的效果。
(三)安全文化建设需要融入五精管理。将五精管理精益求精,规范现场,提升管理的各要素融入到安全文化建设中。通过作岗位、作现场、作流程、作系统,将五精管理的各项技术,在现场在岗位进行广泛应用,使安全文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引领安全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